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刘亦工:养老社区前景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41    次浏览

新华保险副总裁、新华养老保险董事长刘亦工编者按2016年10月22日,在第九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上,新华保险副总裁、新华养老保险董事长刘亦工参加了关于保险养老社区的专场讨论并作了发言。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作者审阅。从国外成熟的养老社区来看,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它是适合保险公司进行投资,进行运作的领域。从国内未来广阔的市场来看,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我认为实际上它前景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第一,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和西方人的养老观念还不尽相同。当然了,这个观念是会转变的,但是转变的转折点还没到来。第二,举个简单例子,现在说中国老龄人士非常多,但是真要把这些老人都送到养老院的话,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方面。可能现在适合进养老社区的老人的经济能力,还达不到进入商业的养老社区的水准;二是他们的子女的观念。比如说我已经有能力把我的父母送到养老社区了,但是却面临着传统文化和观念方面的一些阻力。如果现在把我的父母送进养老院,我的亲戚朋友就会说我不孝,我父母也不会接受。而且他们会认为一个月要花一两万元住养老院划不来。所以,中国的养老市场,其前景是广阔的,但是还不成熟。因为我们真正的养老客户还没到这个年龄阶段。什么时候这个市场才算成熟?我觉得,当在座的各位到了75岁以后,走不动了,球也打不了了,想要找一个安定下来的地方安享晚年时,到那个时候才会产生刚性的市场需求。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谈这个话题就完全没问题了。大家知道,现在我们不能叫它养老地产,保险公司做的不是养老地产,因为我们拿的地块,如果你用商业地产的方式拿地,价格会非常昂贵。我们又不能卖这个房子,因为一但卖了房子产权就归个人了,这对于后面的养老客户我们还能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房子?所以,这种商业的养老地产不能套在保险公司做养老的形式上。用商业地产赚钱的方式是行不通了,养老产业非常大,涉及到房地产建设及产业链、心理与生理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和生活层面等方方面面,产业链非常长;需要配合度非常高,比如说要有酒店式的管理,要有医院的医疗护理等方面。理论上说,做一个养老院,客户和养老院的内勤员工的比例,比例基本上是1:1,投入非常大。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这个领域是能做的,因为新华做细分市场。从2011年开始,我们上市的时候就把公司愿景战略定位为以健康、以人寿保险和养老为产业链的、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服务的产业链。从那时,我们就开始谈到涉入养老领域的话题了。但是,到现在已经第六个年头了,我们还没有动手去做,因为我们觉得这个盈利模式,现在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当然,业内同仁对于这个事情也都是比较慎重。但是,我们在另外一个细分市场也做了尝试,现在已经试营业了。我们在北京六里桥原来有一栋公司的办公楼,我们搬迁后,就把这栋办公楼改造,做了一个叫借住借护型的养老社区,大概有300多张床位。虽然没有做广告宣传,但已经有很多有需求的客户向我们定床位。好一点的床位一床难求,因为它位处市中心,周围有全国最优秀的医疗条件,有市场需求。客户到我们的养老社区,能够得到方方面面的照顾,比居家养老要好很多。我们估计,这种模式现在的现金流还是能持平的,但投资确实不小。什么时候能收回投资成本,我们现在还没算这个账,我们就算现金流能够持平,能够当期有经营性的盈利,就可以了。我对整个养老产业的预判和预估,大概是十年后这个市场就基本能够成熟。保险经理人必备工具书杂志订购:4000866440